2019年4月11日晚7点30,西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学广教授面向本院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维特根斯后期的治疗哲学”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山小琪教授主持。
张教授首先就维特根斯坦的生平、思想的发展等方面对维特根斯坦其人其说做了介绍,指出在英美哲学中,维特根斯坦以其思想的原创性和影响力著称,其哲学与他本人的经历密切相关。
张教授围绕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治疗这一主题,指出哲学对语言的误用,关于这一点可分为四个方面。维特根斯坦前期认为,语言掩盖思想,而且掩盖的使人不可能根据外表形式推知背后的思想形式。并且哲学问题毫无意义,有关哲学的东西所写的命题和问题大多并非谬误,而是毫无意义;然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则是认为是语言功能的单一化,哲学上的那种含义概念来自对语言作用方式的比较原始的看法;再者是逻辑崇高化,哲学问题出自要理解一切经验事物的基础或本质的渴望,基于把全体表达拔高的倾向;最后是哲学的本质主义,哲学家被探索本质性问题的幻觉捕获,要建立超级概念的超级秩序。
关于治疗的方式,张教授指出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中,哲学要成为澄清命题意义的活动,要改造语言,找出真正的逻辑形式,要说明命题的本质;在后期哲学中则是要消解形而上学胡说,剖析由语法欺骗而产生的迷信,以及由迷信所造成的幻觉和问题;要对语言进行语法研究,使语词从形而上学用法回归日常语言;哲学的工作就是描述和提醒,哲学最终只能用描述语言的用法,但不能为语言的用法奠定基础,哲学家的工作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采集提醒物。
最后,张教授谈到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终结”,首先对于能说清的事物要尽量说清,对于不能言说的要保持沉默,哲学不用任何方式干涉语言的用法。其次我们可以从一些原始方式那里综观语词的目的和语词怎么起作用,从这些原始方式研究语言有助于驱散迷雾。最后张教授指出要对语言达到清晰和综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张学广教授讲授完毕后,各位同学积极与张学广老师展开讨论。此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