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赵敦华应邀做客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做了题为“西方哲学研究漫谈”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西北政法大学哲学学科带头人张周志教授主持,学院山小琪院长、郭明俊副院长以及其他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委员、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85岁的方强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金延老师、陕西知名律师鲁元、长安大学刘明艳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海燕博士等也前来听讲交流。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其他高校的老师也慕名前来参加了这次讲座。
赵敦华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围绕西方哲学研究的十个热点问题展开。第一,西方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西方哲学研究既是哲学史的学问型研究,也是哲学思想的问题型研究。西方哲学研究可以分三个角度。其一是以马克思哲学的方法实现史论结合,这种方法的问题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了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其二是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带动研究西方哲学史。其三是回到康德去,认为康德哲学是近代西方哲学的总结和现代西方哲学的起点。海德格尔由此开创了以存在论方法梳理西方哲学史的道路。第二,西方哲学的中译问题。一方面,近代多从日本移植哲学概念,但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建国以后翻译马克思主义原典和黑格尔哲学著作,确定了哲学术语的中国现代汉语式的话语系统。用了西方哲学的话语,有时候忘记了中国语言的话语方式。赵敦华教授认为,中译文献的术语不必过多追求绝对统一,要深入具体文本,上下文一致即可。第三,中世纪的哲学的研究。首先,这里的中世纪的时间概念不是世界史的概念,而是自基督教建立以后的1500年时间。其次,中世纪哲学具有多元性。基督教哲学整合了罗马法、希伯来文明和希腊的理性精神。尤其是经院哲学融合了阿拉伯哲学和伊斯兰哲学等。第四,康德和黑格尔的关系问题。首先,赵敦华教授梳理了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在我国的翻译和研究脉络。其次,他举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康德和黑格尔都要,非得取其一,就要康德。因为,康德既讲理性又讲美与道德。当下学界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黑格尔文献中批康德思想很多,目前学界也出现站在康德的立场批黑格尔。第五,中西哲学会通的问题。赵敦华教授引2002年德里达访华时提出“中国古代无哲学而有思想”的论断。这种论断是德里达是站在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角度上说的,这句话背后暗含褒扬之意。赵敦华教授认为,无论是用西语体系分析中国哲学还是以纯粹的古语体系研究中国哲学的做法都有待商榷。中国哲学如何与西方哲学的对话问题是当下一个重要问题。第六,西方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第七,启蒙与现代性的功过是非的问题。第八,对于后现代的哲学评价问题。第九,政治哲学的左右之争。第十,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问题,即归根到底是政治与哲学的关系。
在交流互动环节,赵敦华教授分别就海德格尔以论带史、在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不同取向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赵敦华教授学识渊博,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阐明了丰富的学术理论,启迪了有益的研究方法,引发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场师生收获满满。
(文稿:2018级研究生陈长杰 责编: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