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生工作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生工作

乡土筑梦,不忘初心——记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筑梦乡土中国实践团队赴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 来源: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发布者:
  • 浏览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团中央学校部及长治团市委的组织下,响应“筑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团中央专项活动的号召,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筑梦乡土中国实践团一行十人,在辅导员老师方宁的带领下,在襄垣团县委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于7.16日至7月28日在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小垴村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实地调研,利用入户访谈,采访当地居民,文献查阅,追溯小垴村发展历程与原有的规划建设,深入了解小垴村的发展建设状况,对于小垴村的乡村旅游产业提出可行性意见规划,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小垴村,位于襄垣县古韩镇西北,浊漳河南岸,距离县城3.8公里。走到村口,一眼望去,宽敞平坦的石灰路蜿蜒于群山绿植之中。沿着村路行走,山间一座用青一色灰砖砌成的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小垴村的村委大院,也是全村百姓的活动场所。干净整洁的村委大院四周凉亭环绕,典雅清幽,别有风味。然而,十年前的小垴村却是另一番模样。全村100余户300多口人,耕地700余亩,人均两亩多地,还分布在海拔800多米的黄土丘陵上,道路崎岖不平。该地村民大多以种地为生,收入很低,难以维持生计。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大量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和移居,导致小垴村人口流失,逐年萎缩,大有销声匿迹之势。




“我是在村里长大的,看到村里的人一天比一天少,地越来越荒芜,我们村比周围村相比已经很落后了,当时就下定决心,不能让小垴村这样下去。”小垴村党支部书记王俊锋向队员们讲道。这也是他最初毅然决然留在小垴村的原因。




知青展览馆是小垴村“知情故里”建设中的一项工程,主要展览的是上山下乡时期十六名北京知青在小垴村生活的历史遗迹。目前,小垴村正不断完善知青展览馆的基础建设,以供游客参观。实践队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知青展览馆与村委会办公区是楼上楼下的构造,容易给游客参观带来不便,同时展馆内容过于单薄,可观赏性较低。因此如何丰富展馆展览内容,同时将办公区与展览区分离是实践队员进行调研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在古韩镇副镇长王婷婷,村党支部书记王俊锋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登上了小垴村海拔最高处——桃后山。站在桃后山顶,蓝天白云触手可及,还能够俯瞰整个小垴村全貌,景色清新,美不胜收。王镇长谈到,期望实践队员们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关于小垴村建设的建议,让小垴村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游玩,为小垴村的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襄垣县百所高校上党行暑期实践活动交流分享会上,队员们针对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队员们指出,首先,由于小垴村村民生活水平较低,部分村民的观念里不能够认同旅游的发展,所以,改变当地人的观念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小垴村的主要客户群体为襄垣周边县市和长治市的居民,客流较为单一,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最后,小垴村当前存在接待能力仍较为薄弱等问题,种种原因导致了小垴村目前旅游发展较为滞缓。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肯定了小垴村拥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值得队员们继续去深度挖掘。






九年,村党支部书记王俊锋用自己的坚守留住了小垴村美丽的山水,十二天,筑梦乡土中国实践队员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小垴村,探索小垴之美,搜寻小垴之景。实践已经结束,但探寻小垴村振兴之路仍在路上。目前,实践小组已经初步完成万余字的小垴村乡村发展调查报告及旅游指南的编写,后续将会继续对实践成果不断完善。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助力小垴发展,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之中,相信他们一定会充分利用自己专业所学,经验所得,为小垴村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