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PROGRAM NAME

  1. 首页
  2. 学科建设
  3. 学术会议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术会议

教学研讨活动之二——哲社学院顺利召开社会工作教学方法研讨会

  • 来源: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发布者:哲社学院
  • 浏览量:

1213日晚,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了社会工作教学方法研讨会。会议由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任娟娟主持,教研室老师李岚林、靳宇、梁钊参加会议。

 

 

第一环节由任娟娟老师阐明此次研讨会议的主题——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并强调了教学方法在社会工作专业授课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由各位老师依次发言。首先,任娟娟老师以社会统计学及其应用课程中的实践式教学为主题,探讨了在引导学生将统计学知识与统计软件知识相结合,面向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实践式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第一,不仅要求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完成每个基本知识点的练习,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课后测试题的上机操作;第二,在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调查设计、问卷设计与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完成录入数据、分析数据等工作,并依据统计结果形成调研报告。

李岚林老师以司法社会工作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改革创新为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司法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司法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认识我国司法及社会问题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司法实践,探索专业社会工作在司法领域的介入和应用。在具体课程教授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公检法司等实务工作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突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宗旨,以符合相应的职业岗位要求为方向,以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为重点,以社会工作师、司法考试等职业资格考试为依托,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通过还原和再现实际工作过程,分析从事相应职务岗位工作应当具备的能力和技能,以此引导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李岚林老师进一步认为,这门课程在授课中,教师应当注意突出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逐渐形成“以司法社会工作实务流程为主线,以司法社会工作项目开发与方法运用为核心”构建知识和技能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并运用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之中。

靳宇老师针对团体工作这一课程与各位老师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在团体工作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主要采用参与式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理论讲解:理论教学的常规方法,以教师讲授课本知识点为主,辅以提问、讨论等互动方式。案例分析:选取小组工作的经典案例,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案例中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和讨论。角色扮演:针对课程中的小组的领导、小组的沟通和冲突、小组工作的技巧等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学习。模拟练习:围绕小组进程这一内容,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选小组主题,模拟小组工作的全过程,达到课程实习的目标。

梁钊老师探讨的是社会工作行政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他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场景,有生活场景与机构场景两种类型,社会工作行政这一课程围绕机构场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过程中的行政过程,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的静态结构与动态过程。根据课程需要,其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对于行政体系与行政过程的接触比较少,基础知识比较欠缺,而且缺乏实地学习的机会,很难将行政知识与实务工作结合起来。

针对上述难点,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在实践环节。首先,在政策解读方面,鼓励学生查询阅读社会福利的政策文件,从宏观层面学习社会福利的结构开始,了解行政过程。其次,在行政管理方面,邀请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组织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讲座或培训,学习中观层面来自机构场景中的社会工作行政过程中的实务知识。最后,在实务实践方面,增加关于社会工作行政岗位的实习机会,使学生有机会从协助机构管理者的工作中,开展微观层面的行政实习工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行政过程中。

最后在会议总结中,任娟娟老师重申了本次研讨会中关于教学方法的讨论成果,并表示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将积极协调各项工作,为教学方法创新与落实创造条件。

各位老师在此次会议中,针对专业特点在备课、讲授、作业、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与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气氛,使教研室工作向着科学、务实、有效的方向顺利发展。

 

 

   供稿:梁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