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PROGRAM NAME

  1. 首页
  2. 学科建设
  3. 学术讲座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术讲座

王凤才教授——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

  • 来源: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发布者:
  • 浏览量:

王凤才教授学术讲座: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

2012年10月29日晚七点半,受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认识论与思维方式研究所、政治哲学与文化研究所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凤才教授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1号教学楼B301,做了题为《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对批判理论三期发展的批判性反思》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小琪副院长主持。张波老师和学院哲学专业、社会学专业部分学生参加了本场讲座。

在讲座的开端,王凤才教授首先梳理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批判理论时期、新批判理论时期、后批判理论时期。然后,对批判理论三期的代表人物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思想倾向做了细致的阐释。王凤才教授认为,批判理论第一期发展(即20世纪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等为代表)侧重于批判理论建构与工业文明批判。在这一时期,主要确立社会哲学的研究方向,提出批判理论基本纲领,试图为批判理论奠定规范基础。第二期发展(即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前期哈贝马斯等为代表)侧重于批判理论重建与现代性批判。这一时期主要包括: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对早期批判理论进行反思;现代性话语的批判与重建;提出创立交往行为理论,揭示现代文明危机根源,寻找通往未来文明之路。第三期发展(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以后期哈贝马斯、霍耐特等为代表)形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 ,即以政治伦理学转向为主要内容的后批判理论阶段。这里“政治伦理转向”中的“转向”是指研究领域、研究侧重点的转变。在整个政治伦理转向中,后期哈贝马斯是政治伦理转向的开启;奥菲、维尔默等人使政治伦理转向推进;而霍耐特使政治伦理转向得以完成。他立足于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的重建,对普遍主义进行了伦理学重构、提出了民主伦理学。

晚上九点半,讲座在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整场讲座中,王凤才教授用既生动又风趣的语言向听众讲述了他的理论观点,为我们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帮助我们拓宽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