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7:30,我院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来校讲学。罗安宪教授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其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魏晋玄学,并在这些领域著作颇丰。罗安宪教授在我院张周志院长的主持下在B204教室做了以“性心情的三维向度”为主题的讲座,此次讲座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罗教授认为心性之学涉及了三个基本的维度,亦即三个主要的概念:一是性,二是心,三是情。认为其有严格的顺序,强调了性心情与心性情的不同:我们平时所谓的心性情并不代表重要性程度,正如知行、阴阳等词,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叫做行知、阳阴,因为它们涉及的不是学理结构而是美学问题,而罗教授的性心情理论则是表明了性心情的学理顺序,此次讲学在“性心情”的三维度框架下具体围绕四个观点展开,这四点内容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内有玄理。
首先,罗教授提出 “性者,人之天”。“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天命之谓性”里面的“命”有两义:一是命定之命,是必当;二是命令之命,是必须。“性”突出的是人的先天的本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二程认为前两句人与物都可以,但第三句所达到的只有人。人是可教的动物,名在褒人,实在贬低人,人应该遵循自己的性,但人往往守不住自己的道、性,故有了修道的问题。罗教授将儒、道关于性的研究做了阐释,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这一问题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按照逻辑推理,两者必然只有一个正确,那我们还有研究荀子的必要吗?罗教授点出问题关键所在,即孟子所讲的是“人性”,人的本性表达出来是人的本心,“四端之心”只是性的具体表现。荀子的性则是“人之性”,孟子与荀子的人性所指根本不同,近代儒家发展的问题也正是如何将孟荀结合起来,将本体与功夫结合起来。道家的性是自然而自由,道—德—性,德—得(到)(道),人的性就是道在身上的具体落实,老子的理论是从人守不住道来展开的,《道德经》81章一般分为三段:一是具体事物,二是归结的一般理论,三是所上升成为的做人做事基本准则、道理。罗教授认为写中国哲学史的人没看到第三段才是最重要的,有些学者将老子的理论割裂了。在此基础上,罗教授总结出儒家讲仁义之道,道家讲道德之道,老子认为仁义并非根本,仁义理之上还有德、有道。在此基础上,罗教授总结出性虽为天性,但儒道对“性”问题处理的向度各有不同。
其次,罗教授提出 “心者,人之人”。这是主体性问题,认为人有心才是高于其他生物的原因,心有三义:一是思维器官,二是身之主宰,三是人之所以为者。罗教授认为第三个才是最重要的,人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的判断,是非标准,做人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随后罗教授通过儒家的“自作主宰”,道家的“虚心与游心”来具体阐述“心”的内涵,陆象山、王阳明认为理不在心之外,离却人心,无所谓理,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是在讲人应该把自己的责任担当起来。而老子的心是自然,强调虚心,回到无为状态,庄子的性是自由、自在,强调游心,把心从束缚中解放起来。在此基础上,罗教授强调人要过一种自由、自在自然、自性的生活。
再次,罗教授提出“情者,人之我”。罗教授认为人与人不同是情不同,而非心性不同。以《登幽州台有感》这首诗为例,罗教授认为所谓的情是人之主观对于外在物事所发生的情绪反应。儒家“制情复性”,而道家“性其性”。罗教授认为不论儒还是道,中国哲学丰富的内容是心、性的理论,在此研究中最衰弱的是情,现代中国哲学忽视了人的个性,中国哲学的发展使命是如何在情的意义上进一步发挥人的问题。罗教授在上述对性心情的基本阐释之后进一步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解说,认为性、心、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性是指人之先天本性,突出者为人之先天性的因素;心是指人之内在精神,突出者为人之为人之主体性因素;情是指人之主观情感,突出者为我之为我之情绪感受。
最后, 罗教授对“常人与真人”进行了相关阐释,在儒家那里,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因为人有生命,有知觉,而在于人有是非然否的观念,人之为人,首先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儒家的理想人格是所谓的君子。在道家那里,则大力高扬人之自主性与独立性,强调人之自主、自由与自尊。用心若镜,道家所标举的人,正是自在而自得的人。在此基础上,罗教授具体的阐发了“沉沦与昭明”相关问题,沉沦即由真人到常人,昭明即常人到真人。罗教授告诉我们哲学并不是为我们提供答案而是给我们问题,让我们不断前行,哲学正因为无答案,才有魅力。沉沦还是昭明?常人还是真人?罗教授随后提出的这个问题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
在讲座中,罗教授所讲内容环环相扣,逻辑顺序分明,在“性心情”三维度的背后,是罗教授对中国哲学的深层次的理解,是对人类命运的一种终极关怀。罗教授对《道德经》等相关原著内容十分熟悉,其专业精神令人敬佩。晚上9:00,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