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晚,为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举办了《美丽的汉字》的讲座,邀请榆林市委组织部原部务委员、市委人才办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加建新老师担任主讲人,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郭明俊教授主持了讲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各年级学生和部分教师共100多人听取了讲座。
讲座于19时30分开始。加老师从汉字的“汉”的字源学入手展开了讲解,指出汉子是我国的“自源”文字,“汉”作为汉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文字之一乃有生育创化之意,这亦是中华文化及汉字精神的重要体现。一部汉字的生成史也是一部中华社会实践的发展史,加老师以“家”、“饮”、“虹”、“鼎”等汉字举例进行了生动的讲授,指出:文字来源于描绘与刻符,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系统文字,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样态的珍贵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加老师为我们逐个生动讲解了十数个甲骨文的字型释义,内容涉及农业、政治、家庭等人类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并梳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价值哲学理念和文化精神。正如加老师所认为的那样,要想真正读懂中国汉字的内韵,扎实研究甲骨文这一汉字基因是十分必要的。接下来,加老师为我们简要介绍了甲骨文之后汉字的演变与繁衍,并得出重要结论:汉字的繁衍正如文化的繁衍,在历史长河中枝繁叶茂不断被赋予新的意蕴。
谈到汉字的简化及相关论战时,加老师介绍了各派观点理论以及汉字简化的历程,他认为汉字真正价值来自于民族的使用和尊重,而不是简单的符号化表达。汉字的简化不仅推进了汉字的大众化,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更是挽留了汉字生命,延续了汉字鲜活的生命力。
最后,加老师简明扼要地概述了汉字的魅力,指出汉字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字、最美的文字、最简练的文字、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最耐人寻味的文字。
讲座进行了2个半小时,这场报告使听众对汉字的前世今生、汉字的神奇魅力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让现场听众更深层次接受了汉字文化的洗礼。此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下一篇:颜岩——哲学与批判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