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PROGRAM NAME

  1. 首页
  2. 学科建设
  3. 学术讲座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术讲座

赵卫国——反思实践理性批判

  • 来源: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发布者:
  • 浏览量:

2019年4月24日。应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卫国教授做客,做客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进行学术交流。24日晚上19:30在雁塔校区行政楼三层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会议室,赵老师作了题为“反思实践理性批判”的学术报告。赵教授依据《实践理性批判导言》,为学生系统讲解关于实践理性批判的哲学认识。我院院长山小琪教授主持,前来聆听的有我院研究生,部分其他学院的师生。


   赵老师首先对实践理性批判的由来及背景做出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康德三大批判不是说明三个哲学体系,而是在进行对“认识何以可能”,“道德何以可能”,“美何以可能”进行解答,所以《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是在康德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之后,回答关于道德实践方面的问题。

   然后赵老师指出,《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实践”是指道德实践,而“理性”是指实践理性。其中纯粹理性和经验理性是有明确区别的,经验理性,其中存在利害关系,不具有普遍性。而纯粹理性中的道德原则,则必须纯之又纯,不能带有任何利害关系。康德认为经验理性以及及其中的个人准则一旦进入道德法则之中并被认为是普世价值,这个社会就会产生种种问题,而人们的理性也不再纯洁。讲解的过程当中,赵老师还不断插入儒家的伦理概念,以及西方的各种伦理概念,为我们进行辨析。

   而要回答这个纯之又纯,不具有任何利害关系的理性究竟是什么的时候。老师认为康德似乎也没有解释清楚,所以上帝必须出场,用以解决,做好事儿不一定幸福的“德福二律悖反”问题。康德认为我们的纯粹理性是上帝赋予的,只不过这个上帝不是人格神的上帝,而是属人的上帝。

   最后赵老师指出康德的道德理念很空洞,但空洞有它空洞的道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经验理性的进入,为了防止个人准则的自封为王为这个社会带来种种问题。

   本场讲座最后设有提问环节,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赵教授就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学理性回应,并与提问师生深入交换了意见,受到了在座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