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PROGRAM NAME

  1. 首页
  2. 学科建设
  3. 学术讲座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术讲座

赵馥洁教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 来源: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发布者:
  • 浏览量:




                            


                            


2009年10月22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智慧大讲堂”邀请陕西省社科联主席、我校资深教授赵馥洁先生在三号教学楼3738教室做了题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思想》的讲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张周志教授主持了讲座。

赵馥洁教授首先谈到,大学应该是学术胜地,大学的老师应该有学术旨趣,大学生应该有学术热情。他对到场的同学和老师寄予期望,希望他们能维护好大学的学术净土,建设好学术殿堂。

赵教授谈到,“贵人”思想和“贵和”思想是中国哲学两个很重要的思想。而他今天主要讲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思想。赵教授的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含义。所谓“和”就是事物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平衡、从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状态。赵教授谈到,要理解“和”这个概念,就必须注意三点:首先,“和”是多样性的协调;其次,“和”是一个统一的机体;最后,“和”是一个协调的状态。只有注重了“多”、“一”、“协调”这三点,才能深刻理解“和”这个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与“和”相对的概念是“争”,争是有“多”却没有“一”,正像孔子说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另外一个与“和”相关的概念是“同”,“同”就是单一要素的不断重复,孔子也说:“君子和而不同”。通过与这两个概念的比较就能很确切地理解“和”。赵教授谈到,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和“和”相通的概念就是“中”,“中”是实现“和”的条件,“和”是各因素处于“中”的结果,所以儒家讲究“致中和”。

第二,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形成。赵教授讲到,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大约形成于春秋时期(前771—前481年)。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六世纪,曾将有过两次关于“和”与“同”的讨论,第一次是公元前774年史伯和郑桓公的对话,另外一次是公元前522年齐景公和晏子的对话。这两次讨论为中国和谐思想奠定了基础。但是真正将和谐思想上升到哲学层次的是孔子对“和”的阐发。孔子(前551—前479)在讲学中明确论述了和的重大意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和”的思想经过孔子的阐发而成熟,而后人在不断的论述之中就形成了和的具体内容。

第三,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内容。赵教授报告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关于“和”在各个方面、各个重要领域的表现,也就是“和”的具体内容。关于这点,赵教授共谈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七种哲学观。

一、宇宙和谐观。宇宙和谐观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周易·彖辞》讲到的“保合太和”;《庄子·天运》中讲到的“太和万物”;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讲到的“太和所谓道”都是宇宙和谐观的体现。

二、自然和谐观。自然和谐观的核心是阴阳和谐。所以《老子》讲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荀子·天论》中说的“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义以成”;《吕氏春秋·贵公》说“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这些都是阴阳二气和谐的例子,但是老子以后的思想家更加注重“和”在社会领域的意义,并且赋予其价值意蕴。

三、天人和谐观。天人和谐观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观上。《老子》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传》讲“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孟子讲“尽其心者,知其性矣,知其性则知天矣”;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张载说“天地合一存乎诚”;程颢也说“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些论述都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理想,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和谐观。

四、人际和谐观。赵教授讲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万民和睦、上下和谐、内外和谐的。

五、社会和谐观。在社会和谐观里包括了两个层次的内容,即理想的社会模式和政治和谐。理想的社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代表:1、儒家提出的德性社会的大同理想;2、墨家提出的爱利乐园;3、道家的至德之世;4、张载的“民胞物与”的理想。在社会和谐观上又特别重视政治和谐。比如《礼记·经解篇》就讲“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慎子·君人篇》讲“法之所加,各以其分蒙其赏罚,而无视于君,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

六、天下和谐观。《庄子·天下》讲“古之人齐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左传·襄公十一年》的“协和万邦”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七、人生和谐观。关于这点,赵教授谈到要注重心灵和谐、外貌和谐、家庭和谐、朋友和谐、待人和谐、事业和谐等方面。

第四,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价值意蕴。赵教授谈到,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关于“和”的很多价值意蕴,主要的有和是道、和则生、和则一、和则强、和则美。

最后,赵教授还祝愿各位同学有个和谐的人生、祝福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其对现实的关怀也溢于言表。

接着,进行了师生互动环节。赵教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都给与解答,其妙语常常博得同学的掌声。正常报告秩序良好,赵教授热情洋溢,认真严肃,给同学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总结了报告。首先对赵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对正常报告做了精彩的总结。他谈到,最要害的关系的人与人的关系,伦理的觉悟是人最后觉悟的最后觉悟,其精彩见解也博得在场师生的掌声。

21:40许,报告结束,同学以掌声送走了老师。相信,这场思想的盛宴也是沉思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