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有限意义领域内的非实用化
应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张周志教授的邀请,6月20日上午9:50-12:00,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文理学院院长Michael Barber教授在长安校区2号教学楼608教室做了题为“宗教的有限意义领域内对劳作世界的实用趋向的抵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该院教师刘剑涛博士主持 。
讲座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首先,Michael Barber教授介绍了现象学的本质观念和悬搁方法,指出悬搁对现象学的重要操作意义。本质追求是所有现象学家共同秉持的理念,悬搁则是实现本质追求的关键步骤。悬搁意味着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的反思态度,通过这一态度,现象学家才有可能达到本质领域。
在这一基础上,Michael Barber教授引出了舒兹的劳作世界的思想。劳作世界的重要特征是其实用性,体现在五个方面:(1)自我以自身为参考系中心来组织时空世界;(2)自我以其力量将诸多超越性纳入自己的领域;(3)实用关联性和根本焦虑主导着劳作世界;(4)自我关注的是类型化的事物;(5)他人以类型化的模式与自我建立主体际关系。这些实用特征使劳作世界体现出实用趋向。
与劳作世界不同的是,宗教的有限意义领域内呈现出对实用趋向的抵制。宗教的有限意义领域以其独特的悬搁不同于劳作世界和其他意义领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不再是定位中心;(2)自我意识到将超越性纳入自己领域的能力是有限的;(3)根本焦虑和关联性被置于一个非实用的情境中;(4)自我关注的是通常被忽略的经验的独特性与非类型化特征;(5)自我注意到我们在日常劳作世界未曾注意到的主体际关系的某些方面。由于这些方面,宗教的有限意义领域内呈现出非实用化趋向。
在讲完主要内容之后,Barber教授开始回答在场学生的提问。问题主要有宗教世界与劳作世界的关系、多种宗教之间的冲突与共存、宗教信仰与无宗教信仰的差异等。Barber教授对此一一做了细致回答。最后,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学生以热烈的掌声对Barber教授表示感谢,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