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以“中西哲学关系漫谈”为题的学术讲座在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开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靳希平教授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讲解,本次讲座主持人为我院院长山小琪教授。
首先,靳老师向我们说明要“以哲学方式讲问题”。他提出,中西哲学的内在区别性在于:第一,背景不同:西方哲学根植于基督教中,而中国则不同;第二,思想体系不同:中国哲学不讲逻辑推理,经过直接性类比,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则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发展;第三,语言上的不同:由于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下,现代中国的语言经过西方词源学说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语言出现了差异性。靳老师还提出“哲学就是哲学”,要“以哲学方式讲问题”。
其次,靳老师讲解了他对于时间问题思考,即“从早晚、先后显示关于整个运动变化的数”,并且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靳老师用北京距离波士顿需要飞13小时的例子来解释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提出如何去测量时间,并且提出“现在记录的时间是预示(指向)未来的事件”。在阐述时间观之后,靳老师还将这种时间观和殷商时期的时间观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新颖的看法;还进一步讲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对于牛顿等人的时间观的影响问题。
最后在提问环节,我院师生与靳希平老师展开了交流,关于中西哲学的契合点问题,靳老师就海德格尔和老子的学说为例,提出“西方思想可以作为他山之石,可攻中国传统哲学之玉”,即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发展,也有学生积极提问,靳老师都进行了耐心解答。
整个报告气氛热烈,靳老师不仅展示了自己在学术上的造诣,而且还展示了质朴的学风,语言风趣幽默,受到我院师生的一致好评!此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